港府版稳定币,是否会对港元、东西方数字货币的话语权,产生冲击?
•在2013年至2019年,陆续有一些以非美元计价的稳定币出现。当时也有观点认为会冲击美元。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陆续被被禁止后,从2020年开始,市场上可以看到的稳定币99.5%都是以美元计价的。譬如我们所熟知的USDT还有USDC。
•数字版人民币并不属于稳定币,其不是在公链上的一个数字货币。目前还不清楚数字版港币或港元稳定币是基于什么技术或应用到什么场景,但如果有政府背书的前提下,可信度是高于任何一个私人机构发行的币。
•无论是政府还是私人机构发行的稳定币,若真是1比1挂钩某一个货币,那它风险最低的。但规则必须要公开透明,而且是严格执行。相当于物理世界中说的偏中心化。
•目前港府还处于在Web2.0和Web3.0中来来回回融合,Web2.0和Web3.0中间所需要的桥梁,不管是中介服务还是资产的一个中转站或者是货币的一个媒介,它总会有一个东西来连接。各国政府意识到越来越多的商业场景会发生在Web3.0世界的时候,他们就要进去。通过哪个媒介呢?又由谁来控制呢?去年境内禁止了挖矿炒地,相当于拱手把这个定价权给让出去了。当时美国立马开放的这个全面拥抱监管,而且针对发行美元稳定币公司的监管也立马出台了。
•美元挂钩的稳定币目前已占据市场,不过若港府推行港元稳定币也是有相应的天然优势,因为港币挂钩美金。可以想象的是,当大多数商业场景都发生在Web3.0时且港元稳定币也在Web3.0世界被广泛使用,那内地政府或香港政府就有可能把话语权拿回来,但这个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当国家政府宣布真正进入区块链这个技术并开始发一个所谓的稳定币,其实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它这个稳定币只能用于Web3.0的场景内并不能用在物理世界中的商业场景交易。这就类似于国家以主权作信用背书发行一个类似债券的产品。这一形式的稳定币本质上是一个信用类产品,和Tether发的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那只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公司,它的管理风险偏好也好,管理的这个程度透明度不一样,那有的就好,有的就差。另一种形式就是稳定币可以在物理世界中使用,并脱离纯投资意义,这才是真正的Game Change。
STO,是否是crypto世界给传统金融人开的绿色通道?
•今年的新加坡的2049,我们看到很多的Crypto的资金非常关注Layer1以及和现实世界能够有链接的这一类的项目,比如说Security Token就是其中的一种。可以理解成通过区块链的技术把物理世界的某类资产做了证券化,类似ABS形式的产品,币圈人对底层的理解和判断相较于传统金融人或会有一定的欠缺,后者在专业知识上有明显的优势。
•STO推出的背景是借用区块链的技术可以提高交易效率以及Token碎片化,降低许多传统金融产品的进入门槛,但实质上这并不是传统金融的痛点:一是传统金融中的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速度是非常快的;二是碎片化其实更多是一个规定,譬如美元债的最小投资规模是20万美元,但境内买债券1000块人民币也是能做的。
•不过想象空间打开后,譬如对一些流动性极低的资产打包上链后通过STO进行盘活,也是值得期待的。